為什麼會有這篇文
因為最近那個十連敗實在太讓人不爽了,感覺統一整個磁場都亂了,所以我們調閱一下歷史資料。
歷史上,至少有冠軍的球隊才能被稱為「強盛」,二連霸以上的球隊才能被稱為「盛世」,三連霸叫做「王朝」,四連霸...這個還沒發生過,叫做「超級王朝」你們說好不好啊?
比較傳奇的是日本的讀賣巨人隊曾經在央聯創下九連霸的不可思議紀錄,這個紀錄有多難我們等一下再講。
好像是魔咒似的,以前發生過三次的三連霸,不偏不倚都在第四年飲恨,有的是公司搞怪,有的是換血,總之真的很慘。
好,我們要來說明連霸是怎麼回事。
-------------
題目:什麼是連霸
答:就是連續拿冠軍
評:廢話,這要你說嗎?
-------------
也許大家會有一點膩,但我們還是要用養成遊戲的規則來說明連霸。
第一階段
首先,假設你有一批球員,年齡很平均(一般也是如此),集中在30歲前後的球員居多,20~25年輕球員也不少,35歲以上老將不多。
剛好,教練也當的不錯,於是在成功的戰略,優異的表現之下,得到了季冠軍。
季冠軍之後,就會開始第一波的傷兵潮,通常這個時候不會太嚴重,不管量還是質。
那在總冠軍賽時,球員又發揮了拚勁,教練在爾虞我詐之下,用血汗拿下總冠軍。
拿到總冠軍之後,你會發現你選不太到最好的新人,只好靠眼光選還不錯的新人,但在這瞬間已經有落後了。
另外,你還會發現傷兵潮又來了,那通常這一波也還好,隔年開打之後慢慢就恢復了。
第二階段
然後呢?這群球員去年拿到冠軍,證明實力OK,又有經驗之下,懂的贏球,於是又拿到季冠軍,又拿到總冠軍。
通常呢,為了不讓自己的球隊只拿一年冠軍(不好看),第二年通常會想辦法再拿一座冠軍,所以球員的犧牲又來了,第三波傷兵潮來了。
通常這次的範圍就大了,你要花更多的力氣去整合,可以的話最好找幾個替補,事實上,很多冠軍就是因為拿冠軍之後受傷,找不到好的替補就掛了。
如果你的球員特別能撐,撐到第三年,或者說你的替補都是鄭乃文那一型的,那麼恭喜你可以靠意志力繼續拚第三年。
第三階段
大部分的球隊因為候補部隊能量不夠,第二階段就掛彩,能進入第三階段的,歷史上只有六次。
到了第三年,你會發現你的新人戰力大落後,然後在季中,主力紛紛受傷,所以你要算準替補,還要算準時間,什麼時期什麼戰術都要想好,才不至於陷入低潮或落後太多。
兄弟算是比較恐怖的,到了第三年不下跌繼續加溫,其他像味全和統一事實上都有下降趨勢。
然後呢,憑著經驗,憑著實力,再憑著你看替補的眼光,終於拿下季冠軍,又拿下總冠軍,恭喜你王朝誕生,但是遊戲沒有結束。
第四階段
能晉級第四階段的,歷史上只有三次,在那之前,第四波傷兵潮來了。
其實每一年都會有些不如意的情況,那在這種不如意情況下傷兵潮一來,想也知道會怎麼樣。
04年兄弟的替代役選秀會選的實在夠爛,這也間接斷送了他們的連霸。
然後好不容易整理完傷兵潮,寫好名單,你會發現你的名單跟原始階段的第一階段,差了大半。
這也難怪,傷的傷,鳥掉的鳥掉,退休的退休,能從頭打到尾的其實不多,那隊型一直換,事實上很難掌握。
每年為了冠軍拚死拚活,整個正常兵和傷兵失去平衡了。
能在這種情況下整合出最適合情勢的隊形去作戰的,也其實很少,應該說目前沒看過。
第五階段
沒人來過我講個屁啊?
--------------------------
連霸就是這麼一回事,看似盛世,看似王朝,事實上付出很慘痛的代價,而王朝形成後的隊形,事實上和創建時的隊形早就不一樣了。
1995年,三連霸的兄弟象對打擊退化,痛失總冠軍
1997年,二連霸的統一獅死在制度。
2004年,Lanew熊竄起,再次三連霸的兄弟對戰優勢大減,此外,選秀會成績遠低於其他隊(這真的是自己的問題),再度痛失總冠軍。
2006年,二連霸的興農牛隊,原本機會濃厚,但是碰到Lanew補進陳金鋒,統一臨時爆發,兩隊皆整出強力隊形,興農慘死在季後賽。
2010年,統一上半季奪冠希望濃厚,最後十連敗......
我們來看看,歷史要怎麼寫下一筆呢?統一能不能突破連霸的魔咒呢?
最後說一句,王朝或者盛世這種東西,真的不是正常的意志力打出來的。